服务分解由开发团队主导,按业务边界将单体拆分为微服务,如用户、订单等服务,属于架构设计决策;服务网格则在运行时提供通信、治理与可观测性能力,通过边车代理实现流量管理、安全传输、监控等功能,解决“拆了之后怎么管”的问题。两者协同支撑云原生系统。
服务网格本身并不直接实现服务分解,而是为已经完成服务分解的微服务架构提供通信、治理和可观测性能力。服务分解是架构设计层面的决策,而服务网格是在运行时层面支撑这些拆分后的服务高效、安全地交互。
服务分解指的是将单体应用按业务边界拆分为多个独立部署、独立演进的微服务。这个过程依赖领域驱动设计(DDD)等方法论,由开发团队根据业务逻辑、数据耦合度和服务职责来决定如何划分服务。
例如,电商平台可能被拆分为用户服务、订单服务、库存服务和支付服务。这种拆分发生在代码组织、API 设计和部署单元定义阶段,与服务网格无关。
一旦服务被拆分,服务网格通过边车代理(Sidecar)模式接管服务间的通信,从而在不修改业务代码的前提下提供以下能力:
由于服务网格降低了服务治理的复杂性,团队可以更专注于业务逻辑,敢于进行更细粒度的服务划分。比如原本不敢拆出的高频调用小服务,在引入 Istio 或 Linkerd 后,可通过重试、超时、熔断机制保障稳定性。
同时,服务网格提供的可视化拓扑图也能帮助识别服务边界是否合理,辅助后续重构。
基本上就这些。服务分解是“该不该拆”,服务网格解决的是“拆了之后怎么管”。两者协同工作,才能构建灵活、健壮的云原生系统。
以上就是云原生中的服务网格如何实现服务分解?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!
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、更稳定的 PC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垃圾文件、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。幸运的是,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。
Copyright 2014-2025 https://www.php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| php.cn | 湘ICP备202303573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