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8日消息,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实现了显示技术的重大突破,成功开发出全球最小的光发射像素,其尺寸仅为300x300纳米,远小于当前主流技术方案。
这项创新成果意味着,若未来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并集成到标准显示屏中,理论上可在仅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呈现完整的1080p分辨率画面,为超微型显示设备铺平道路。

目前商用最紧凑的自发光像素技术为Micro OLED,单个像素尺寸约为5 x 5微米。而此次诞生的纳米级OLED像素,面积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,实现了数量级上的跨越。
该研究已发表于权威期刊《科学进展》(Science Advances),项目负责人Bert Hecht教授表示:
“我们设计了一种兼具电极与光学天线功能的金属结构,不仅能注入电流激发有机发光层,还可增强并定向发射可见光。我们在300 x 300纳米的极小区域中,成功实现了明亮的橙色发光,其亮度可媲美传统5 x 5微米的OLED像素。”

研究人员强调,直接缩小传统OLED结构无法解决微型化带来的根本问题——在亚波长尺度下,电流会因“避雷针效应”集中在导电结构的尖角处,导致局部过热和器件快速失效。
为此,团队在光学天线表面引入一层精密绝缘膜,并仅在中心位置开设直径200纳米的小孔,有效阻挡边缘电流聚集,确保电流集中于中央发光区,从而大幅提升器件的稳定性与寿命。
接下来,研究团队将致力于提升发光效率(现阶段为1%),并拓展至红、绿、蓝三色全彩发光,推动该技术向实用化迈进。一旦成熟,有望为AR眼镜、智能穿戴设备及下一代便携式显示器带来革命性变革。

以上就是远小于一粒沙:科学家造出全球最小发光像素!1mm就能实现1080p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!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、更稳定的 PC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垃圾文件、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。幸运的是,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。
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2014-2025 https://www.php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| php.cn | 湘ICP备2023035733号